5月8日,绿茶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开启招股、至13日结束。5月16日,其就将正式以“6831”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004年在杭州西湖畔的茶园旁,一家名为“绿茶”的青年旅舍悄然诞生时,恐怕无人能料到,这样一家规模不大的夫妻店,会在多年后蜕变为中式休闲餐饮的知名品牌之一,并叩开港交所的大门。
5月8日,绿茶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绿茶集团”)正式开启招股、至13日结束。5月16日,其就将正式以“6831”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绿茶集团计划在本次IPO中全球发售约1.68亿股股份,发售价每股7.19港元。按照发行价计算,其IPO市值预计为48.42亿港元,最高将通过香港IPO筹集12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绿茶集团在本次IPO发行中共引入8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约8733万美元。其中,紫燕食品、正大食品、华宝股份分别认购3500万美元、709万美元和624万美元;招垦资本管理的安吉两山基金、银泰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沈国军旗下商业投资公司Action Chain分别认购1300万美元;另有数家绿茶餐厅供应商参与基石认购。
在餐饮红海中杀出一条“长红”之路的绿茶集团,也揭开了自身穿越周期的生存密码。
立足质价比 追求有质量的扩张
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内地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绿茶集团以0.7%的市场份额位列其中,按餐厅数量计排名第三,按收入规模计排名第四。
2021年-2023年,绿茶集团门店数量由236家增至360家,收入分别为22.93亿元、23.75亿元和35.8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0.25亿元和3.03亿元——即便是在行业整体承压的2022年,其收入仍然逆势增长、守住盈亏平衡线,更直接在2023年的行业复苏之时实现强力反弹。2024年前9个月,其收入29.1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2.9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约7%、11%。截至2024年年末,餐厅总数更已进一步增长至465家。
绿茶集团并没有停下扩大规模的脚步,招股书显示,公司计划在2025、2026和2027分别开设150、200和213家新餐厅——以此计算,2027年其餐厅总数将突破一千家。
这并非是激进盲目的扩张之举,在绿茶持续扩张的门店规模与显著增长的业绩数据背后,早已体现了其前瞻性与成长能力。
其一,在当下,消费者在追求食材口感、就餐环境的同时,也愈发关注质量与价格的合理性,针对这一点,始终保有鲜明的“高质价比”特征的绿茶集团,显然手握优势。
这一点早已有迹可循。2008年,绿茶集团在杭州开设首家餐厅,以精致的杭帮菜与江南水乡风格的装潢迅速俘获食客。彼时的餐饮市场尚在“大而全”与“小而美”间徘徊,绿茶却另辟蹊径——将传统杭帮菜与现代口味融合,推出“面包诱惑”等招牌菜品,同时将人均消费锚定在50-80元区间,精准切入大众餐饮市场,迅速成为现象级存在。
支撑这一表现的,是绿茶集团的菜品“爆款矩阵”——30%经典菜品(如绿茶烤鸡、面包诱惑)维持记忆点,40%季节菜制造新鲜感,30%区域限定菜满足本地化需求。这种菜单设计让消费者年均到店频次达2.8次,远超行业平均的1.9次。
可以说,“高质价比”这一策略不仅避开了高端餐饮的激烈竞争,也与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需求形成共振,也让公司在餐饮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身位。
其二,是支撑其实现高质量扩张的可复制门店模型。
回顾绿茶集团成长初期,公司以长三角为起点,逐步向更多一线城市渗透。凭借核心商圈门店的标杆效应,其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而进一步奠定其行业地位的,是对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战略性布局。在前文提到的未来三年计划新增的563家门店中,70%将落子下沉市场,——这类门店翻台率高、成本低,通过优化空间利用率等多重举措,将单店投资回收期压缩至14.8个月。
这种扩张逻辑与门店模型,既规避了一线市场的饱和内卷,又能以高质价比迅速占领低线城市的品质餐饮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门店增速分化的背景下,绿茶集团门店扩张及收入增速也在行业中表现突出。
打造拓店版图第二增长曲线
站在当下时点,随着线下消费场景及居民消费意愿消费持续复苏,国信证券数据显示,2024年中式正餐市场规模已超越2019年规模,并预计2024-2028年间将以7.8%的复合增速增长。其中,休闲餐饮结合正餐与快餐的特点,兼顾舒适环境和便利性,赛道增速领先于其他中式正餐子赛道,现今价格优势愈发突显,预计后续行业发展仍将领先于高端餐厅。
在目前的消费复苏潮中,绿茶集团的两个拓展方向也颇具前瞻性:旅游与出海。
在旅游景区方面,绿茶集团透露,对于后期业务发展,公司将重点打造景区餐厅,还计划未来在机场、火车站等主要交通枢纽开设餐厅。数据显示,我国约有230个机场及2000个铁路枢纽,蕴藏着巨大增长机遇。
近期国务院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消费券核销率需超65%,重点覆盖文旅、家电、汽车等领域,并通过“门票减免30%”“文旅下乡补贴”等政策激活县域消费。中航证券认为,文旅消费有望成为政策核心抓手,2025年中央及地方财政将强化“消费端刺激+供给端升级”的协同政策组合,推动文旅等核心内需行业实现供需双向修复。而绿茶集团的拓展方向,也正响应了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号召与方向。
在出海方面,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6年,海外中式餐饮市场规模有望达409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4%。绿茶集团也正加快海外扩张步伐,公司2025-2027年计划新增28家海外店,在海外进一步复制“爆款产品+高性价比”模式的可行性。
今年以来,餐饮企业掀起了新一轮赴港IPO热潮,绿茶集团、沪上阿姨、老乡鸡、蜜雪冰城、遇见小面等多家企业已经/计划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其中沪上阿姨上市首日涨40%,蜜雪冰城上市首日涨43%。而港股市场对内地茶饮品牌的热捧,也引发了投资者对绿茶集团上市后表现的更多期待和想象空间——这家背靠豪华基石投资者阵容的品牌,能否重新定义中式餐饮的价值标尺,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