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调整期引发应收账款担忧 捷佳伟创:出货时收取60%左右设备款|直击业绩会
原创
2025-05-12 21:55 星期一
财联社记者 刘梦然
①截至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47.2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5.04%;
②光伏下游产能扩张速度放缓,公司销售同步受到影响,公司称将降低回款风险。

财联社5月12日讯(记者刘梦然)作为光伏n型时代主流TOPCon技术的“卖铲人”,设备厂捷佳伟创(300724.SZ)面临业绩大增但股价不振的矛盾局面。在今日进行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多位投资者表达对公司市值管理的不满。对此,公司董事长左国军在回复时表示,会通过多条措施积极维护股价,以及持续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等。

财报显示,公司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88.87亿元,同比增长116.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7.64亿元,同比增长69.18%,基本每股收益为7.94元;到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0.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95%,净利润7.08亿,较去年同期增长22.42%。

谈及行业发展现状时,董事长左国军表示,近年来光伏行业扩产迅猛,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供需错配导致短期需求承压,光伏行业正处在产能调整期。

不过,他认为长期来看,全球光伏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未来随着光伏行业持续增长、多种高效技术路线并行发展、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升以及制造成本加速降低、海外光伏市场本土化发展的背景下,光伏高效路线重要环节的光伏设备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但在交流中,投资者的担忧显而易见,尤其是面对周期下行,晶硅主产业链产能扩张速度大幅放缓的背景下,公司业务如何保持经营稳健被投资者关注。交流中,关于公司收款模式和存货处置被问及。据悉,其合同负债余额中对应的设备技术路线主要为TOPCon技术路线。

据捷佳伟创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披露了17家坏账金额在300万以上的客户。到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47.2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5.04%。

光伏下游产能扩张速度放缓,在公司销售数据方面也有体现。有投资者提到,2024年公司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销售量同比高增123.46%至22136管/台,但下游扩产进度的放缓使得公司设备出货量同比减少61.85%至13006管/台。已销但未出货的设备是否会因放置时间太久老化而导致损失?

对于存货处置问题,对此,左国军表示,公司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经营模式,在与客户签订订单后根据订单情况确定采购计划。

据其称,公司目前存货中,绝大部分为发出商品,主要原因是公司设备产品验收期较长,未验收前该部分产品在存货中反映,公司设备在出货时一般可以收到60%左右的设备款,以降低回款风险。

对于应收账款问题,财务负责人表示,应收货款中的最后10%尾款一般为质保金,在设备验收合格后一般计入合同资产。目前公司还未收回的货款中,大部分来自行业的头部企业,风险可控。公司对订单的回款施加了措施,在订单签订时,对客户进行分级,在订单执行期,公司会时刻关注客户经营情况,作出相应调整。

收藏
9.11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1.09W 人关注
4.08W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