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第一车间”深入新疆奇台:厚植家国情怀,酿造大国清香
资讯
2025-08-10 13:29 星期日
汾酒“第一车间”不仅是一场与大地的品质约定,更是对科技创新、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的深刻诠释。从140万亩原粮基地到全链条质控体系,汾酒以品质为基、科技为翼、责任为魂,书写了中国白酒产业的“汾酒样本”。

在北纬45°的“绿洲粮仓”新疆奇台县,七月的天山北麓麦浪滚滚,阳光洒在“汾酒大麦1号”试验田间,饱满的麦穗在微风中低语。这里是汾酒跨越五千多里寻找的黄金品质起点,也是汾酒倾力打造出的乡村振兴“样本”。秉承“测天下吉壤为我所种,汇天下好粮为我所用”的初心,汾酒“第一车间”深入新疆奇台,以一颗“粮心”托举清香型白酒的品质标杆。

汾酒“第一车间”不仅是一场与大地的品质约定,更是对科技创新、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的深刻诠释。从140万亩原粮基地到全链条质控体系,汾酒以品质为基、科技为翼、责任为魂,书写了中国白酒产业的“汾酒样本”。

2024年,汾酒实现营收360.11亿元,净利润122.43亿元,青花汾酒等中高端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4.35%,成为清香型白酒市场份额迈向20%的引领者。这背后,是汾酒对“粮心”的坚守、对品质的追求和对时代使命的担当。

“粮”心溯源:深入新疆奇台麦田 探寻品质密码

新疆奇台县,位于天山北麓,享有“北部粮仓”和“麦乡”的美誉。年均3000小时的充沛光照、160天无霜期、雪水滋养的肥沃土壤,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为大麦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正如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郭刚刚所言——奇台的气候和土壤仿佛为大麦量身定制,产量高、品质优,是酿造优质白酒的理想原粮产地。

image

汾酒为何不远五千里奔赴奇台?答案在于大麦作为清香型白酒制曲关键原料的独特价值。大麦的酶系发达、淀粉含量适中,能提供清香白酒所需的麦香味和清香味,助力固态发酵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汾酒集团联合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在奇台建立“汾酒大麦1号”制种基地,培育出专为汾酒酿造定制的优质大麦品种。这一新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发,经汾酒测试认证,不仅亩产高、抗逆性强,其核心指标精准契合清香型白酒酿造需求,为制曲糖化和发酵奠定了卓越基础。

如今“汾酒大麦1号”在奇台百亩试验田迎来丰收。郭刚刚站在金黄的麦田,弯腰轻捻着饱满的麦穗,欣慰地感慨:“籽粒饱满度、色泽等感官品质都过关,产量也不错。”而这一成果不仅是汾酒与奇台的“双向奔赴”,更是企业深度参与种业创新的标志。汾酒以“1号”命名,寓意合作的起点,展现了从产业链末端迈向源头、成为标准制定者的雄心,为中国白酒产业的种业振兴贡献了独特价值。

据悉,汾酒的“粮心”之旅始于2009年,以北纬36°至45°的“黄金种植地理带”为基准,建设了总规模达140万亩的原粮基地,覆盖高粱、大麦、豌豆等作物,形成了“土地备案+五统一”的管理模式。通过千里种粮、运粮,汾酒构建起“种、酿、藏”全产业链绿色品质长城,确保原粮的优质化、标准化和规模化供给,为酿造至纯、至清、至净的清香白酒奠定坚实基础。

筑牢品质根基:从“种业芯片”到构建全链质控体系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更是白酒品质的基石。汾酒深谙此道,不仅在奇台培育“汾酒大麦1号”,还在全产业链推行科技创新,构筑品质护城河。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奇台综合试验站站长向莉介绍,试验站通过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助力“汾酒大麦1号”在奇台的试种成功。这一品种的推广,不仅提升了大麦产量和品质,还为当地农户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效益。

image

汾酒的科技创新不止于种业。早在2015年,汾酒率先发布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内控标准;2022年,签发《汾酒产品质量监控总图》,对从田间到餐桌的7大板块、124个环节、297个质量监控节点、3259个质量控制参数进行严格管理。这种全链条质控体系,确保了汾酒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一环节都经得起严苛检验。

在酿造工艺上,汾酒传承“清蒸二次清”和地缸发酵等古法技艺,并通过现代科技优化,形成传统与创新融合的独特工艺。这种工艺赋予了汾酒清香纯正、入口绵柔的卓越品质特性。以青花汾酒为代表的中高端产品,2024年销售收入达265.32亿元,同比增长14.35%,成为汾酒品质驱动增长的有力证明。

汾酒的科技创新还体现在对种业振兴的深度参与。郭刚刚指出:“汾酒模式以订单农业组织生产,稳定农户价格预期,激发种植积极性。”在新疆奇台,种植户李俊山首次为汾酒种植1300亩大麦,他高兴地说:“种子质量好,价格有保障,收成预期很好,希望带动更多乡亲一起种。”汾酒通过订单模式,不仅保障了原粮供给,还推动了区域产业兴旺,展现了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以担当赴使命:汾酒书写时代奋进答卷

在“长期不缺酒,长期缺好酒”的白酒市场,汾酒以品质为立身之本,以责任为发展之魂。奇台的“汾酒第一车间”不仅是品质的起点,更是汾酒家国情怀的生动注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周安定表示:“汾酒选择奇台种植‘汾酒大麦1号’,以稳定订单模式收购,是对大麦科研和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持。”在进口冲击和价格波动下,汾酒的到来为奇台大麦产业注入信心,助力当地从优选品种到优质品牌的完整产业链构建。

image

汾酒的140万亩原粮基地,不仅是品质宣言的载体,也是乡村振兴的“汾酒样本”。通过订单农业,汾酒托起农户就业增收,促进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从田间到餐桌,汾酒以品质为核心,串联起农户、科研团队和消费者的信任闭环,形成了“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社会价值”的发展模式。

放眼未来,汾酒正以不变的“粮心”迈向更广阔的舞台。在清香型白酒市场份额有望突破20%的背景下,汾酒以原粮自控、工艺创新和全链标准,构筑了“品质驱动增长”的底层逻辑。2024年的亮眼成绩单——营收360.11亿元、净利润122.43亿元,也彰显了汾酒的战略定力和品质自信。

汾酒“第一车间”IP走过五年,站在新起点,汾酒以“粮心”连接土地与时代,以品质托举大国清香。未来,汾酒将继续深耕原粮基地,优化全链质控,让高品质成为品牌名片,让中国白酒在全球舞台绽放光彩。从天山北麓到世界餐桌,汾酒正以一粒麦、一滴酒,书写中国白酒的黄金时代,交出厚植家国情怀的时代答卷!

收藏
66.78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2.85W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