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
1.13W关注
体外诊断是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
全部内容
2025-05-09 23:49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卢阿峰
①两位在公司任职十余年的现任董事,强烈质疑新一届董事会候选人的金融、财务背景;
②2022年,达安基因就曾出现过原有管理层与国资股东间的权力博弈;
③2024年达安基因业绩亏损严重。
收藏
89.86W
2025-04-25 09:43 来自 科创板日报特约记者 高青
①之江生物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34.88%,但亏损有所收窄;
②分子诊断仪器收入同比下降84.01%,对公司整体业绩产生较大拖累。
收藏
96.77W
2024-12-13 16:28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郑炳巽
①东方生物花费2.9亿元在张江拿地,计划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全球数字化研发创新总部项目,预计达产销售收入每年15亿元。
②在核酸检测需求消退之后,东方生物遭遇业绩“滑坡”,直到2024年前三季度依然净亏损超2.6个亿。
收藏
132.16W
2024-11-11 13:04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郑炳巽
①海外收入快速下滑拖累业绩,博拓生物整体营收较疫情前大幅下降,归母净利润连续多年同比下降;
②考虑到外部环境变化,博拓生物终止了两大核心募投项目,新增微流控荧光检测平台项目,开辟微流控技术领域。
收藏
72.01W
2024-09-12 15:07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郑炳巽
①东方生物通过在菲律宾设立新公司开展医疗器械批发贸易业务,拓展东南亚、南亚地区市场;
②当前,东方生物海外重点市场主要在美洲、欧洲等地,但近年来,海外市场收入逐年快速下滑。
收藏
105.3W
2024-05-20 21:02 来自 财联社记者 何凡
①安图生物财务总监冯超姐在业绩会中直言未来试剂产品占比会有所提升;
②董事长苗拥军对分子、微生物等板块业务增速做出了预测,其中生化板块新增市场空间较小;
③董秘房瑞宽认为全国性的集采会是大概率的事,安徽集采落地会对公司产生正向影响。
收藏
79.83W
2024-04-15 19:11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郑炳巽
①2023年非新冠业务实现营收4.20亿元,同比增长208.23%,占整体营收比例87.82%。
②“公司在东南亚地区已经有注册出来的产品,而欧美地区的产品暂时还没出来。”
收藏
92.73W
2023-11-29 19:01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郑炳巽
①热景生物董事长林长青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常规临床业务增长率在40%左右;
②“进军生物创新药领域也是以生物技术为主线,和公司现有主业存在良好的协同发展效益。”
收藏
83.15W
2023-11-24 12:51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郑炳巽
①冬季流感季已经来袭,全国多地流感检测阳性率正在快速攀升。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尤其儿科发热门诊已经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
②检测需求提升带动POCT行业股价上涨,有企业抓住窗口提高产量备战流感季。
收藏
150.83W
2023-11-14 16:55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郑炳巽 实习记者张真
①诺辉健康“双11”期间电商全渠道销售额超过8000万元;
②目前,常卫清、幽幽管等自测产品线上渠道销售量占比不到10%;
③HPV筛查产品宫证清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基线数据。
收藏
83.32W
2023-10-25 07:53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徐红
①科美诊断董事长李临认为,体外诊断行业再次来到关键时点,接下来必须走向标准化,以标准化推动高质量发展;
②2023年上半年,科美诊断研发费用4102万元,研发费用率为14.5%。
收藏
65.42W
2023-10-12 15:45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徐红
①安徽牵头25省(区、兵团)组成采购联盟,将联合开展传染病八项、性激素六项等五大试剂品类的集中带量采购,预计涉及品种市场容量近百亿规模;
②本次集采引入了“保底价格规则”,性激素六项、传染病八项、糖代谢两项三类产品若整体申报降幅高于50%,即能获得拟中选资格。
收藏
88.64W
2023-09-06 10:03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徐红
①诺辉健康的业绩拐点出现,今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6130万元人民币,这是公司在过去12个月首次实现经常性盈利;
②公司董事长朱叶青将业绩增长原因概括为“开源”与“节流”;
③做空风波亦引发了市场对诺辉健康商业模式的探讨。
收藏
75.03W
加载更多
热门话题推荐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