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联系方式
用户反馈
网站地图
帮助
首页
电报
话题
盯盘
VIP
FM
投研
下载
我的关注
ETF最新动态
1.15W关注
指数基金,以特定指数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 关注
全部内容
2025-10-09 17:44 来自 财联社 梓隆
黄金股ETF继续狂奔!超八成年内涨超100%,“翻倍基”持续扩容,这些获融资客重仓
①黄金股票相关ETF中,接近8成目前年涨幅翻倍,规模最大的黄金股ETF年涨幅达104%。
②从成分股来看,45%标的年涨幅翻倍,其中,港股黄金标的年内平均涨幅高于沪深成分股。
③近5日行情中,共有8只ETF融资净买额超1亿元,其中,科创芯片、半导体设备、港股创新药ETF居前。
收藏
阅19.44W
评论
(4)
分享
(82)
微博
微信
2025-10-09 15:08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闫军
公募基金固收投资谁领跑?胜出者出人意料
①今年三季度债市普跌之下,依然有超半数基金公司主动固收收益为正;
②长跑业绩揭晓,西部利得近10年固收业绩收益率超90%;华商领跑5年业绩回报;
③中小基金公司黑马频出但整体业绩分化严重,大型基金公司平均回报率稳稳领先。
收藏
阅42.56W
评论
(4)
分享
(6)
微博
微信
2025-10-04 19:34 来自 第一财经
【今年沪市ETF净流入超4300亿元】
财联社10月4日电,今年以来,沪市ETF市场活力持续释放。资金净流入超4300亿元,境内占比超七成;市值规模增长1.3万亿元,保险、银行理财、企业年金、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对规模增量的贡献率超20%,资金主要流向重要宽基ETF及科创板ETF。 (第一财经)
收藏
阅333.92W
评论
(10)
分享
(114)
微博
微信
2025-10-04 19:32 来自 第一财经
【沪市ETF规模达3.9万亿元 参与账户数约1000万户】
财联社10月4日电,境内ETF市场持续吸引资金布局。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境内ETF总规模约5.5万亿元,已超越日本,是亚洲最大的ETF市场,其中沪市ETF规模占比超七成。目前,沪市ETF规模达3.9万亿元,其中股票ETF规模2.6万亿元,债券ETF规模超5300亿元。沪市ETF产品数量超760只,参与账户数约1000万户。 (第一财经)
收藏
阅363.14W
评论
(5)
分享
(106)
微博
微信
2025-10-04 16:1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闫军
7000亿债券ETF临门一脚,千亿债券ETF基金公司增至两家
①债券ETF规模近7000亿,成为年内资金流入最多的ETF品类;
②科创债ETF、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合计规模分别超2500亿元、1228亿元;
③海富通、博时债券ETF规模超千亿,公司排名领先。
收藏
阅105.48W
评论
(19)
分享
(37)
微博
微信
2025-10-01 14:28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闫军
冠军基狂赚194%,前三季度基金业绩放榜,回报率超过110%才能进TOP25
①年内53只基金净值翻倍,科技成长主线表现尤为亮眼;
②主动权益基金打翻身仗,永赢、中欧产品领跑,中小基金公司业绩突出;
③港股创新药ETF霸屏被动基金榜,债市承压背景下可转债基金表现抢眼。
收藏
阅91.38W
评论
(36)
分享
(336)
微博
微信
2025-09-30 17:59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闫军
时隔14年!主动权益标签鲜明的交银施罗德重启ETF赛道
①交银施罗德重启ETF业务,上报定制科技指数产品,布局沪深港科技赛道;
②顺势而为,主动权益标签鲜明的基金公司纷纷入局ETF;
③ETF市场竞争激烈,千亿俱乐部扩容,差异化指数成破局关键。
收藏
阅84.22W
评论
(3)
分享
(10)
微博
微信
2025-09-29 19:13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闫军
独家 | 场内版“固收+”来袭,股债恒定ETF有了时间表,热议:投顾不用“投”只需“顾”了
①系统改造启动,多家基金公司备战股债恒定ETF,年内有望迎来落地;
②场内版被动“固收+”来袭,清晰股债比例匹配不同风险偏好,为投资者提供便捷资产配置工具;
③ ETF版图再扩容,多资产指数助力“长钱长投”,基金公司差异化竞争迎来新赛道。
收藏
阅57.07W
评论
(6)
分享
(44)
微博
微信
2025-09-27 10:0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封其娟
公募分红力度再提升,ETF成关键增量,红利ETF高频分红
①年内2832只产品总分红1740亿,分红基金数量、分红总额同比增长;
②易方达居分红榜首,仅沪深300ETF贡献近五成;易方达旗下ETF、债基分红贡献基本持平;
③债基仍为分红主力但贡献率下降,权益基金贡献率提升,指数基金成为主推力;
④红利主题ETF已跻身高频分红阵营。
收藏
阅84.78W
评论
(7)
分享
(27)
微博
微信
2025-09-26 15:59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闫军
主动权益大厂正式入局ETF!兴全“长子ETF”上报,5.5万亿市场迎新玩家
①兴证全球基金正式上报首只ETF,聚焦策略ETF;
②面对规模已达5.5万亿且快速增长的ETF市场,传统主动管理基金公司“打不过就加入”成为趋;
③多家主动权益大厂亦被传将布局ETF,差异化竞争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收藏
阅96.07W
评论
(0)
分享
(16)
微博
微信
2025-09-25 17:19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闫军
与慢牛同行,中证A500ETF一周年,八大维度看“宽基新王”
①诞生于市场至暗时刻,中证A500指数见证了A股的慢牛历程;
②近80家基金公司布局,合计规模近2300亿元,八大维度看A500成长之路;
③附录中证A500指数一周年大事记。
收藏
阅90.74W
评论
(2)
分享
(30)
微博
微信
2025-09-25 09:07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闫军
上市首日5只冲百亿,14只科创债ETF卷出新高度,机构资金暗中角力
①14只科创债ETF上市首日合计成交774亿元,交投火爆;
②首日有5只产品规模破百亿,机构资金成主力;
③债券ETF赛道持续升温,竞争刚刚开始。
收藏
阅49.86W
评论
(5)
分享
(14)
微博
微信
2025-09-22 18:33 来自 财联社记者 王晨
国家队连续4个月未见ETF大幅调仓,“最ETF券商”排名曝光新动向
①2025年8月,银河、申万ETF持有规模继续领先,较上月末规模略有下降,属于正常波动;
②华泰、中信ETF成交额持续领跑,华宝证券稳居第4,深市港裕信息连四月上榜显港股ETF热;
③华宝东大名营业部提升明显,华泰、东财账户数领跑,国家队未大规模调仓。
收藏
阅94.92W
评论
(8)
分享
(30)
微博
微信
2025-09-22 17:44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闫军
924新政这一年(ETF篇):突破5万亿,中国ETF登顶亚洲第一
①规模狂飙,ETF一年连破三关,总规模达5.31万亿元;
②股债双引擎,A500指数基金强势吸金近2000亿,债券ETF突破6000亿;
③生态跃升,千亿ETF公司增至15家,指数化投资迎政策红利,长钱长投生态正形成。
收藏
阅94.1W
评论
(2)
分享
(23)
微博
微信
2025-09-18 19:35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周晓雅
港股行情回落,资金持续买互联网ETF,外资选择性净流入
①整体来看,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的ETF本月持续净申购,合计净申购了98.32亿份;
②恒生科技ETF出现获利出场的情况,机构观点则认为,外资中期正流入。
收藏
阅87.87W
评论
(0)
分享
(29)
微博
微信
2025-09-18 10:18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封其娟
易方达沪深300ETF年内第三次分红,分红总额或为行业第二,沪深300ETF成分红王牌
①易方达旗下沪深300ETF发布年内第三次分红公告,或将排名公募ETF分红总额第二;
②沪深300ETF已成分红王牌,年内已分别为华泰柏瑞、华夏、易方达、嘉实贡献88.08%、99.9%、97.3%、89.2%的分红额度;
③宽基ETF主导分红额度,红利ETF以高频次分红见长。
收藏
阅58.18W
评论
(5)
分享
(33)
微博
微信
2025-09-15 07:14
【股基发行连续四周破百亿 科技与制造主题受追捧】
财联社9月15日电,根据Wind数据统计,上周(9月第2周)公募基金新发市场延续回暖趋势,公募基金新发市场共成立39只基金,总发行规模达217.94亿元,平均单只基金发行规模为5.59亿元。从产品类型来看,股票型基金单周发行规模达137.52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63.1%,连续4周发行规模突破百亿元,成为权益市场信心修复的重要信号。上周的基金新发行市场呈现“主题化+指数化”双轮驱动特点,科技与制造主题受追捧,机器人、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等赛道ETF发行规模占比超40%,反映资金对产业升级的长期信心。还有工具型产品需求旺盛,被动指数型基金主导市场,显示投资者更倾向于通过透明化工具参与结构性行情。
收藏
阅261.31W
评论
(0)
分享
(63)
微博
微信
2025-09-12 21:13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闫军
债券ETF规模上攻6000亿,第二批科创债ETF低调募集400亿,一日结募
①二批14只科创债ETF闪电发行,资金低调入场,募集约400亿;
②基金公司默契控规模,避免过度宣传,响应“轻首发、重持营”监管导向;
③政策利好助推债基配置转向ETF,债券ETF规模即将突破6000亿元。
收藏
阅149.58W
评论
(4)
分享
(21)
微博
微信
2025-09-12 07:47
【公募机构大力布局增强指数型基金】
财联社9月12日电,在近年被动产品大发展的背景下,“进可攻退可守”的增强指数型基金得到了公募机构的青睐,众多基金公司今年以来加大了对该类产品的布局力度。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发行的增强指数型基金数量已破百,超过2024年和2023年的全年新发数量。在业绩方面,部分增强指数型基金取得了良好的超额收益,人气激增。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发行106只增强指数型基金(按认购起始日统计),合并发行份额610.97亿份。今年新发行的增强指数型基金数量和规模已经超过了2024年和2023年全年的数量和规模。2024年、2023年新发行的增强指数型基金分别有42只和59只,合并发行份额共有214.27亿份和265.90亿份。
收藏
阅312.19W
评论
(0)
分享
(51)
微博
微信
2025-09-10 20:55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封其娟
公募名将卸任潮继续,刘格菘卸任已管近7年产品,周智硕独管
①刘格菘卸任广发多元新兴,将由8月增聘的周智硕独管;
②周智硕2月加盟广发基金,8 月参与管理产品,已重返百亿基金经理阵营;
③年内1657只基金卸任经理,债基、指基是卸任主力。
收藏
阅74W
评论
(5)
分享
(21)
微博
微信
加载更多
热门话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