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融
2.59W关注
大金融包括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租赁业等。
全部内容
2025-10-09 09:24
①平安银行北京分行因采取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被罚款200万元;
②相关责任人王晓林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收藏
31.79W
2025-10-06 15:23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陈俊兰
①前三季度,港股IPO市场表现强劲,共有68家企业上市,募资总额达1823.97亿港元;
②中资券商在港股IPO市场中已成为绝对主力,中金国际、中信证券(香港)和华泰金控(香港)位列保荐数量前三。
收藏
82.48W
2025-10-01 10:58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曹韵仪
①面对国庆假期、跨季等因素扰动,近期央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呵护流动性态度明显
②未来一段时间中期流动性加量规模或有所回落。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
收藏
142.06W
2025-09-30 23:09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梁柯志
①截至9月29日,东方资产持有浦发银行普通股 107,299.96万股,持股比例为3.44%。超越信达投资,成新晋第9大股东。②如果计宏梅顺利当选董事,浦发银行董事会拥有两位AMC股东代表,在国股行中属罕见情况。③四大AMC今年均实施了集中增持国股行股份动作。
收藏
170.21W
2025-09-30 20:23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郭子硕
①中国人寿通过前后4次减持,累计实现投资净收益18.93亿元,加上历年分红,总投资收益率超过150%。
②在中国人寿逐步退出杭州银行的同时,另一家险资巨头新华保险选择入场。
收藏
130.67W
2025-09-30 20:22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郭子硕
①渤银理财今日公告显示,金韬正式获批担任公司董事长。此次就任属于内部晋升,金韬此前担任该公司总裁一职。②2025年以来,理财子公司董事长变更频繁,涉及11家机构。
收藏
126.39W
2025-09-30 17:48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梁柯志
①美的支付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重罚281万元,责任人连带被处罚62.5万元。 ②深圳人行至今发布21则行政处罚信息,相比于2024年的6则、2023年的1则大幅增加。
收藏
110.23W
2025-09-30 17:05 来自 财联社
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相关贷款业务等管理不审慎被处罚;
②罚款金额2791.67万元。
收藏
104.79W
2025-09-30 15:57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郭子硕
①从浙商银行的经验来看,将“人力资本”作为评估科技型企业的核心依据,弥补传统评估体系的不足。
②目前浙商银行公司客户结构已从原来的“基建+房地产”为主转向“产业+科技”为主。
③要建立包括投资机构、券商、园区等在内的“朋友圈”,共同助力科技型企业成长。
收藏
129.8W
2025-09-30 15:55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郭子硕
①银行业的科技金融发展应更注重对科创客户的深度陪伴与价值深耕,而非单纯追求规模增长。
②未来政策可适度考虑扩大创新业务的试点范围,对深耕科技金融的银行进行试点,探索其向符合条件的优质管理人发放专项贷款。
收藏
106.83W
2025-09-30 15:05 来自 财联社
①浙江绍兴恒信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资金被挪用等被处罚;②罚款金额170万元。
收藏
139.77W
2025-09-29 20:1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邹俊涛
论坛汇聚来自银行、保险、投资、行业协会等多个领域的机构高管和权威专家,通过主旨演讲与圆桌对话,深入探讨金融业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实体经济的新路径与新担当。
收藏
86.78W
2025-09-29 18:05
9月26日,由上海报业集团、上海资产管理协会指导,财联社主办的“2025上海全球金融资产管理年会” 在上海浦东隆重举办,2025年中国金融业“拓扑奖”和“金榛子”资管机构卓越案例评选结果在大会上正式揭晓,平安理财揽获了两项“拓扑奖”与三项“金榛子奖”。
收藏
48.75W
2025-09-29 17:09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邹俊涛
①常颖指出,中国寿险行业已进入利差损风险化解攻坚期,行业须共同面对挑战;
②招商信诺较早主动推动“严格控制负债成本”和“分红险全面转型”等战略转型进行应对;
③未来看好健康险市场前景,将继续推动“大健康战略”,探索特色化经营寻求破局。
收藏
88.78W
2025-09-29 16:43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梁柯志
①兴银投资公司团队班子已经基本确定,董事长由兴业银行某一级分行行长担纲,旗下各部门负责人选亦基本明确。
②经过近两年发展,目前兴业银行科技金融贷款已经超过本行绿色金融贷款规模,绝对额在股份行的排名也位居前列。
收藏
80.2W
2025-09-29 16:42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梁柯志
①对比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权一般是“442”的比例,我国绿色债券、绿色股权领域还有很大的创新发展空间。
②绿色产业涉及的市场、主体、产品尚处于不断迭代发展之中,金融服务机构要追随市场发展的不断创新产品、升级服务,与时间赛跑、与行业共同成长。
收藏
66.84W
2025-09-29 16:42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梁柯志
①国际有现成的绿色金融新产品,国内创新可以参考和转化。
②提高绿色债券和绿色项目的透明度是绿色金融健康发展的前提要求,透明度核心就是信息披露。
收藏
55.09W
加载更多
热门话题推荐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