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科创家
6269关注
这是一档针对科创领域上市公司核心高管(包括但不限于董事长、创始人)的访谈节目。“大佬们”有哪些少为人知的传奇经历?公司上市前后,他们的心路历程有何变化?《科创家》与您一起探寻,以期远眺未来。
全部内容
2025-04-19 09:30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曾乐 陈俊清
“2025年对于中控技术而言,是尤为重要的一年。**公司已确定工业AI发展方向,为此,我们需要在各方面进行调整、转变,以充分应对、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崔山坚定地表示,**“一切皆AI,AI皆一切。”**
收藏
108.53W
2025-04-12 13:1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陈俊清
①2024年,埃夫特国内约99%的营收均由机器人业务贡献;
②埃夫特超级工厂暨全球总部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10万台高性能工业机器人;
③游玮表示,未来一年,埃夫特将重点发力重载机器人领域,赋能汽车制造等重型工业。
收藏
109.82W
2025-03-22 11:34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曾乐 邱思雨
①“目前,微流控检测产品已取得技术突破,客户反馈较为良好。”微流控检测产品将是公司交给市场的新一代快速诊断产品答卷。
②公司以海外市场为主,境外业务占比70%,海外市场中北美、拉美地区市场增速较快。
收藏
131.97W
2025-03-09 21:17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修眉
①姚力军带领的江丰电子是中国第一个集成电路制造用溅射靶材生产基地,填补了中国溅射靶材工艺空白,打破国外垄断;
②姚力军本人则二十年如一日坚守用中国心锻造“中国芯”,带领旗下公司不断破断技术难题实现产品国产化。
收藏
100.06W
2025-03-08 22:56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心怡
①当雷军以标志性微笑回应媒体记者欢呼时,镜头捕捉到其身后一位神情专注的深色西装男士——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社交媒体上掀起风暴。
②周云杰就此事在朋友圈作出回应,表示对网友的调侃欣然接受,并透露与雷军进行过交流,探讨未来海尔生态与小米生态的合作。
收藏
121.15W
2025-02-27 12:14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吴旭光
①蒋鹏飞表示,中国商业航天在在核心技术自主化上,仍面临一些瓶颈。比如,高精度星载传感器、抗辐射芯片等关键器件仍依赖进口等;
②据蒋鹏飞介绍,预计到2026年,我国各类卫星年产量将突破500-600颗,卫星的规模化部署将进一步加快。
收藏
60.87W
2025-02-13 09:40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邱思雨
①随着AI数据中心需求兴起,对传输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无源与有源相结合是未来必然趋势。瑞可达正逐步实现从无源到有源的组合迭代;
②瑞可达已与国内外多家机器人公司展开合作,开展产品研发、测试以及认证等相关工作。
收藏
56.5W
2024-12-23 16:17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郭辉
①在半导体产业分工背景下,奇芯光电不仅同时具备材料研发、芯片设计、晶圆流片、封装测试和智能设备制造等多环节能力,还纵向整合了光子芯片、器件、模块及子系统的全流程研发与生产;
②奇芯光电表示,该公司已启动股改,最新计划在2026年申报科创板IPO。
收藏
91.12W
2024-10-28 11:16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徐杰 邱思雨
①江苏北人交付的产线可实现21天产品下线,且产品制造一次合格率高于95%;
②2023年是公司布局储能业务的元年,预计2025年该业务或对公司业绩带来积极影响;
③新能源领域,该公司计划延伸布局无线充电产品。无线充电产品样机已完成设计、测试,正在推进商业化进程。
收藏
99.28W
2024-09-30 12:22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曾乐 邱思雨
①从黑芝麻智能现有芯片来看,其两条产品线分别重点聚焦于性能与架构;
②在终端价格战的压力下,主机厂的降本压力逐渐传导至产业链上游。而架构层面的创新能够带来“质变级”降本;
③在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高阶智驾下沉成为行业“主旋律”。这意味着,需要“把车做得更简单,但也更智能”。
收藏
125.51W
2024-06-21 15:04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曾乐 郑炳巽
①荣昌生物已在山东烟台、上海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建立了三个研发中心;
②“RC28将有望作为下一个新产品在中国获批上市,适应症包括DME、WAMD、DR等;RC88也将有望在中国及海外获批,目前明确的适应症是卵巢癌。”王威东说道。
收藏
127.13W
2024-03-15 09:28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郭辉
①从AMOLED产品快速渗透,到TDDI产品爆发,杨宗铭深刻感受到,从技术创新到需求增长的转化,需要具体而明确的、能够让消费者真正接受的产品;
②未来五年,颀中的发展将扩大非显示类业务规模,而未来十年,颀中显示类封测业务目标瞄准全球第一,杨宗铭认为公司有很大机会。
收藏
129.52W
2023-12-21 17:27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徐赐豪
①在纪智辉看来,目前数字人市场还处于早期,商业模式也更多是TO B端,虽说C端有一些偶发内容,但真正C端爆发要等到元宇宙时代、脑机接口时代。
②AIGC促进数字人以及元宇宙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是数字人跟元宇宙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收藏
66.49W
2023-11-03 10:09
10月26日,一年一度的南京电动车展会上开幕,作为中国两轮电动车技术的领军者——绿源电动车再次向市场展示新技术成果和新品。
收藏
87.27W
2023-10-25 07:58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曾乐
①在程鹏看来,目前问题真正的症结在于市面上缺少足够打动车企的“轻地图”解决方案;
②程鹏认为,汽车智能化是一场马拉松比赛,长期来看一定可以跑得更快、更稳。
收藏
69.87W
2023-07-25 11:35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李明明
①“软包动力电池第一股”孚能科技以高性能软包三元动力电池而知名,并在这个细分领域做到了国内龙头、全球领先;
②王瑀认为,只有解决动力电池“好不好”的问题,才能迎来全面电动化的TWh时代,软包作为理想解决方案有望重回主流赛道。
收藏
82.16W
2023-06-09 21:14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心怡
①“我可能相对比较悲观,不觉得中国的GPT赛道中,在短时间内会出现可以跟GPT-4一较高下的大模型。”
②P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做底层基础大模型的难度较难,机会主要集中在对基础模型的调参以及具体应用上。
收藏
135.41W
2023-06-08 08:25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郭辉
①从造纸到锂电,双元科技过去数年的成功“跨界”,最终推动公司上市。
②“浙大人”出身的郑建,最欣赏的企业家特质是低调、务实。
③郑建之前的经营理念是,做企业要“先做强,做强以后再考虑做大。”随着公司的做大和上市,他开始寻找一个平衡点。
收藏
106.68W
2023-05-29 20:10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毛明江 实习记者 朱凌
①“ChatGPT将人工智能带入“Iphone时刻”,在全球掀起了AI创业潮,很多东西我们难以预言,聪明的人能够利用和抓住这波新机会。”
收藏
112.11W
2023-05-19 21:39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金婉霞
①日前,由博锐生物自主研发的泽贝妥单抗获批上市,这是首款国产CD20抗体1类新药;
②企业的创新策略是:聚焦于免疫领域,选择成熟的靶点,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进行差异化的创新。
收藏
162.54W
加载更多
热门话题推荐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