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浮费基金下周二发行倒计时,各家提前秀肌肉,七类标签明了
原创
2025-05-25 09:39 星期日
财联社记者 闫军
①从获批到发行仅隔1个工作日,26家管理人早已厉兵秣马提前筹划;
②产品并不同质化,但是想要大卖还需要更鲜明的标签;
③考验管理人获取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能力,基金公司思考提升投研。

财联社5月25日讯(记者 闫军)获批后立即公告发行时间,首批浮动费率开售进入倒计时时刻。

截至5月24日,已经包括有包括汇添富、广发、平安、南方、宏利、银华、博时、易方达、中欧、交银施罗德、东方红、富国、嘉实、天弘、华安以及华夏等16家基金公司公布发售公告,定档5月27日的募集。

距离这些浮动费率基金开售,倒计时2天!

就在5月23日晚间,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当天再晚些时候,交银施罗德、平安基金的发售公告已经披露。这意味着,基金公司早已经拟好了发售合同,就等代码,填上基金代码即公告了。

这波浮动费率基金的节奏有多紧凑?上报到获批仅一周,而从获批到发行,仅仅间隔一个工作日。

“从销售到中后台,基金公司全员发获批海报的日子又回来了,主动权益基金久违的发行热闹。”有基金公司人士感慨。

财联社记者也获悉,银行等渠道已经调整了发行节奏,将浮动费率产品的销售优先级提高。在社交平台,也可以看到投资者对浮动费率产品的接受程度较高。有投资者表示,之前买过朱红裕管理的基金,未来会将自己持有朱红裕的基金换到浮动费率基金中。

image

倒计时2天,首批浮动费率发售大战来了

按照发行节奏,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在5月底开启发行,6月底要基本完成募集,留给基金公司的时间的确不多。

从募集时间来看,除了富国均衡配置将计划结募时间设置在了8月26日,也就是常规的3个月期限,其他基金公司基本上结募时间在6月17日至6月30日之间。

发行时间紧、同时发行基金公司多,很显然,又是一场发行硬仗要打。

在已经发布公告的基金公司中,有几家明确了发行目标,设置发行目标最高的是广发价值稳进,为80亿元,设置目标较低的是东方红核心价值,目标为20亿元,此外,基金公司的发行目标集中在30亿元和50亿元上。

在监管强化首发重实量、且避免“高开低走”的销售导向下,各家不会盲目拼首发“虚火”,不少基金公司的心理预期目标是10亿左右,不少基金公司将上限定为20亿。

产品、基金经理还是渠道优势?各家秀肌肉

对于主动管理产品而言,不同的基金经理管理已经决定了产品风格、收益来源等差异,但是26只产品集中发售,依然显得有些拥挤,这个时候,迅速为产品找到标签,迅速让市场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而言,基金经理这个标签最好用,不过,这次浮动费率基金产品,除了招商基金的朱红裕、东方红的周云、景顺长城的农冰立、博时的田俊维等人,其他基金经理在名气上距离“家喻户晓”尚有距离。

因此,找个标签,在销售过程中用一句话证明自己的实力就变得至关重要。财联社记者从各家的宣传材料中,尝试着总结各家基金的标签:

1、唯一发起式。在首批26只浮动费率产品中,中欧大盘智选混合发起式是唯一的发起式基金。发起式基金意味着在产品发行时,来自基金管理人等发起资金的认购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且持有期限不低于三年。中欧基金表示,在当前公募费率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利益绑定增强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凸显了基金管理人与持有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理念。

2、公司与员工双自购。率先表示要公司自购,基金经理和员工自购的是东方红资管。作为首批唯一一家券商资管,公司表示,未来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将不断双向赋能,并且进一步实现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与投资者回报三方共赢,引领资产管理向“重回报、重长期”发展。

这里可以预见的是,尽管多数基金公司尚未表态,但各家盘一盘手里的余粮之后,自购应该是这批浮动费率的标配。

3、浮动费率实战派。这是交银施罗德基金的表态,其表示,公司在2023年便参与了浮动费率产品试点,发行的交银瑞元三年定开基金取得积极成效。交银施罗德基金将以投资者为本,实现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双向奔赴。

4、重申“选股专家”。汇添富基金表示,作为业内“选股专家”,汇添富基金在主动权益领域积累了深厚底蕴,扎根于投研内核的机制创新,是汇添富在长期实践中持续探索与积累的成果,亦是公司作为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通过将投资纪律具象化为可量化、可追溯、可验证的管理标准,为浮动费率产品未来的稳健运作筑牢了根基。

5、主动管理权益强者战队。近年来涌现了徐彦、韩创、刘旭等绩优基金经理撑起了大成主动强者战队的排面。大成基金表示,浮动管理费基金鼓励管理人进一步充分发挥主动管理能力,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盈利体验。作为中国基金业“老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大成基金将持续锻造核心竞争力,以投资业绩为准绳,坚持投资者回报导向,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有主动标签的还有信达澳亚基金,公司总经理朱永强表示,随着《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未来基金行业“马太效应”将更加显著,预计前20名公司将逐步形成头部格局,而中等规模的基金公司需通过差异化策略谋求发展。

6、兢兢业业投教派。华夏基金表示,考虑到投资者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公司后续将持续做好宣传推广和投资者服务。通过多种宣传渠道和方式,向投资者详细解读产品的费率结构、业绩比较基准以及投资策略等关键信息,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产品特点、理解掌握费率结构、费率变化规则以及相关风险,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

7、HI主观+AI量化。天弘基金表示,投资策略上,天弘品质价值混合将通过以现金流深度研究为基础,深度融合HI主观+AI量化科技赋能的质量价值投资体系,聚焦具备良好商业模式、突出竞争优势、进取管理团队和完善治理结构的高质量标的,在估值安全边际与资产质量间寻求平衡,力争构建“均衡但不平庸”的持仓结构。

行业积极表态“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易方达基金表示,此次浮动费率产品的推出,是公募基金行业对《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积极响应和迅速落实,也体现了行业对基金收费模式的有益探索。将管理费率与投资者每笔投资的持有时间、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水平挂钩,注重构建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共担机制,有助于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强化业绩比较基准对产品投资运作的约束作用,促进形成行业健康发展与投资者利益更加协调一致的良好生态。

广发基金相关人士也表示,公司将着力提升核心投研能力,重视投资者实际回报,推动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长期价值共生。此外,公司还将不断探索和积累创新产品的管理运营经验,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

招商基金也第一时间表态,称将持续打造投研核心能力和产品创设能力,增进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的一致性,通过扎实的业绩和更好的投资体验,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公司将基金响应公募改革,将做好主动管理权益类产品浮动费率机制的创新实践,不断提升投研能力,为促进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发挥公募基金普惠金融作用贡献新的力量。”博时基金表示。

嘉实基金指出,通过费率机制创新将产品管理费率与投资者实际回报水平深度挂钩,将进一步强化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同时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形成良性循环。未来,嘉实基金将更进一步发挥“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能力,并强化各方面的运维保障能力,为投资者创造更持续、更良好的回报体验。

对于未来市场走势,已有拟任基金经理释放信心。平安价值优享混合拟任基金经理何杰表示,展望中期,宏观面处于外需冲击和内需提振交织的复杂阶段。但好的一面是,市场对外需的悲观预期已经比较充分,对内需的改善预期底部抬升。基于此,判断市场整体向下空间有限,对中长期市场持相对积极的态度。

何杰进一步指出,近期国际贸易冲突下,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但对投资者而言,反而是很好的价值投资环境,有机会用更好的价格去左侧布局中国优质资产。

人才、平台化之外,投研还需加强投资绩效分析

浮动费率机制下,更加考验管理人获取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能力,基金公司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出改变,南方基金给出四项举措:

一是加强投研人才团队建设。以投研业务发展战略和产业趋势视角进一步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在研究体系方面,提升跨行业跨领域深度研究能力,扩充产业研究力量,以更好把握未来产业投资机会;在投资管理方面,持续优化团队内部管理,积极培养专注于特定行业主题、风格和策略并具有比较优势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

二是推动投研系统平台建设。围绕投研全流程建设思路,投前着力做好研究并高效向投资决策转化,投中持续优化投资框架和策略并规范投资决策,投后根据全流程数据定期回溯-反思-优化。

三是持续加强投资绩效分析。投研与风控部门组建专业化的投研绩效分析团队,完善投资绩效分析框架,对基金经理投资决策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绩效分析。

四是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评估和监控模型,对投资组合面临的市场风险、业绩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进行全面实时监测和评估。

收藏
40.91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2.25W 人关注
9562 人关注